正文 第一百五十五章 身着卜服的祝史
晏平微微一笑,解释道:『晏某见这一路流民颇多,不知道是不是贵国近段时间受了灾?』
晏平没有正面回答钟晨的问题,而是反客为主,提出问题。
『难道没有,只不过我们陛下之前大兴土木,有多次征兵,导致我们大韩的百姓到处迁移只是为了躲避赋税和征兵。』
钟晨想都没有想便脱口而出。
说出来之后,突然意识到自己说得有些多,便支支吾吾地说道:『晏使臣不必担心,我们陛下已经有了对策,这些流民不足为虑。』
两人对视了一眼,互相笑了笑。
大韩国都,段府中。
於尹拱手鞠躬道:『段相国!』
『坐吧!不必客气。』
段修抬手请於尹坐下。
『谢相国!』
於尹坐下之后开始表明自己的来意:『下官想向相国求教的是,按照大韩的礼节,有他国使臣来访时,需得在城门口派人迎接,一直护送至皇宫外,再由宫里的迎接者交接,送至大殿外由祝史开始迎接仪式,最后沐浴斋戒三日,方可面见陛下。』
『听於行人的话,并无不妥之处,於行人有何为难?』段修听了这一番话,确实觉得无不妥之处。
『是这样,我们宾礼部总共只有二三十人左右,但是这一套礼节下来,总共需要将近五十人左右,下官想向段相国借些人。』
『原来如此!从城门口到皇宫折断路程需要多少人?』
『大概二十人左右。』
『那皇宫里面呢?』
『二十几人左右。』
段修想了想,这事没什么难的。
『宫内的人全部换成你们宾礼部的人,宫外我会起奏陛下,调二十名御林军亲自到城门口迎接,到时候由於行人调配。』
於尹见段修答应,便起身拱手躬身道:『多谢段相国!』
段修点了点头,端起身边的茶水喝了一口。
『那下官便告辞了!有劳相国费心!』於尹十分谦卑。
『管家!送於行人!』段修喊道。
管家便上来将於尹送出了段府。
四天之后,晏平一行人便来到了大韩国都。
大韩国都城中,有御林军在清理路上的行人。
於尹和段修二人骑马跟在后面。
『相国!这御林军看起来不止二十人啊?』
『那是自然,我们比下很是重视这次和谈,直接命御林军的史将军亲自率军清街道,做防护。陛下的这一举动也是让老夫出乎意料啊!』
『原来如此,想必是陛下感念相国为国为民的心意,终于准备重朝纲了!可喜可贺啊!』
二人拱手互相道喜。
而街道上被驱赶的行人很是不耐烦,牢骚满腹,还有人满心好奇。
『这是怎么了?好久没有见过这么大阵仗了!』
『你没听说嘛!大乾派来了和谈使臣,已经到了!』
『啊!真的!那大韩是要和大乾休战吗?』
『看这架势,可不止休战这么简单。』
......
大韩国都城门口。
钟晨翻身下马,单膝跪地道:『都尉钟晨见过段相国,大乾使臣末将已经安全送达。』
『钟都尉辛苦!』
『人既然已经送到,末将就回去向周将军复命了!』
『钟都尉慢走!』段修拱手送别。
『钟某告辞!晏使臣保重!』钟晨向段修和晏平告别。
晏平也拱手道:『后会有期!钟都尉保重!』
钟晨便带人策马而去。
『在下晏平,奉我们陛下之命前来商议议和之事。』
段修和於尹互相看了看,他们仔细上下打量了眼前这个不过二十岁的年轻人。
周身打扮还算庄重,身着大乾五品玄冕官服,冕有五旒,青衣纁裳,头戴树冠。
可是这年纪也太小了!
怎么着也应该是三四十岁往上才是,这未免让段修和於尹感受到被轻视了。
段修紧皱眉头,没有说话。
於尹瞥了一眼段修,见他眉头紧皱,但也不能就这么僵持在城门口,于是开口道:『在下是负责迎接晏使臣的宾礼官,下官身边这位是我们大韩的相国段修,请使臣随我们进宫。』
『有劳了!』晏平拱手点头道。
於尹便和段修一起带着晏平进了国都城。
一路上,在道路两边也有不少围观的人。
他们瞧见跟在段修和於尹身后的不过是二十岁的青年,都开始窃窃私语。
『这就是大乾来使?也太儿戏了吧!』
『我看那大乾就不想好好谈,不然怎么拖了这么久,还是只派了这么一个初出茅庐的家伙!』
『你还别说,长得倒是英俊。』
『那有什么用?这么年轻,站在大殿上恐怕就吓尿了!到时候连爹妈都叫不出口!』
......
而后便是一阵嗤笑。
不过他们还是收敛了一些,掩住了口鼻。
不然这大街之上到处是御林军,稍有不慎,怕是要被治罪!
段修其实也不管这些百姓的闲言碎语,他骑马对着身边的晏平说道:『晏使臣不必将这些人的话放在心上,不过是一些无知百姓的无稽之谈。』
晏平本来都没听见有百姓说什么,只是看他们的眼神,有些轻蔑,段修这般明着提醒自己,他倒是并不意外。
『段相国多虑了!还是赶快面见贵国国君商议和谈要紧!』
晏平这一番话,倒是让段修无话可说,倒显得自己小家子气。
于是一路上便不再多说什么。
来到大韩皇宫门口,段修和於尹率先下马。
晏平见状也入乡随俗,翻身下马。
很快便又人上来将他的马牵下去。
於尹拱手道:『还请晏使臣接受常规检查。』
晏平便伸展双臂,内心坦荡荡接受检查。
检查完毕之后,於尹拱手请晏平进了宫门。
绯红色的大门打开,一条长长的官道出现在晏平面前,官道两旁每三米便站着一名侍者,走到台阶前,还有一口大鼎,鼎前面站着一个身着卜服的祝史。
只见段修和於尹各站在晏平身后三米左右。
晏平站定,仍由祝史嘴里嘟囔着什么占卜的话语在自己身边绕来绕去。
他平时不知大韩竟然还保留着如此古老的占卜官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