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男生 其他 秦时明月之政

第六百八十八章 论功行赏(下)5K

秦时明月之政 想吃就吃牛肉 9583 2025-04-12 12:31

  

  

嬴政看着蔡泽,高声道:“蔡爱卿效忠大秦至今已四代矣,乃我大秦中流砥柱,为我大秦立下汗马功劳,卿智谋绝伦,稳我大秦强国之势。”

  “今特封蔡泽为怀远国公,世袭罔替,食邑顺天五千户;加封一品光禄大夫,加封太子太傅,封其令阃为一品诰命夫人;翰林为卿编撰传记,传遍天下,于其家乡刻碑立传,立忠义牌楼。”

  蔡泽听到这些封赏,感动至极,泪水不受控制的夺眶而出,五体投地拜倒谢恩。

  脑海中不禁回想其年少时的种种经历,再看今日的荣耀,更是泪流满面。

  昔年在燕国,不受人看重,空有一身才华却无处施展;去赵国,被赵国驱逐,如同丧家之犬;去魏韩,又被强盗劫掠一空,落魄至极险些丧命。

  只有在大秦,才得到了梦寐以求的一切,甚至是做梦也不敢想的一切,这一切都是历代秦君之恩德啊,都是陛下之恩德啊!

  蔡泽重重叩头不止,额头与冰冷的地面不断碰撞,发出沉闷的声响,都快磕破了。可人人皆是为之艳羡,眼中满是嫉妒与向往。

  嬴政令桑若愚搀扶蔡泽起身归班后,看向了中苍。

  这位他的恩师,效忠了他三十年,不惜一切、不惜自身、全心全意支持他的恩师。

  嬴政嘴角微微上扬,露出一抹温暖的微笑,轻声道:“中苍听封。”

  中苍听闻,立刻迈着沉稳的步伐出班,双膝跪地,行了一个大礼,高声道:“臣中苍听封。”中苍现在是吏部尚书,从一品荣禄大夫,侍中大学士,建章殿行走,章台参议。

  嬴政高声道:“中苍为朕之恩师,效忠于我大秦,至今已四代也。忠贞坚定,劳苦功高,镇国家,抚百姓,给馈饷,公正治国,除爱卿其谁?”

  “今特封中苍为端方国公,世袭罔替,累世不减,食邑定陶八千户;加封一品光禄大夫,加封太傅,封其令阃为一品诰命夫人。”

  嬴政面容严肃,接着高声道:“朕师傅出身贫寒,却百折不回,坚强不屈,为我大秦立功超凡,乃世之真英雄,真丈夫也!翰林为卿编撰传记,传遍天下,于其家乡刻碑立传,立忠正牌楼。”

  “海纳百川有容乃大,壁立千仞无欲则刚,朕今特为恩师赐姓氏——海。”

  “追封尊先君为有方侯!”

  嬴政的声音在大殿内回荡,所有人都听的一清二楚。

  这是让所有人羡慕嫉妒恨的封赏。

  中苍,此刻已改名为海中苍。他听到嬴政的封赏,老泪纵横,泪水顺着他那已经布满皱纹的脸颊缓缓滑落,滴在冰冷的地面上。

  他想起当年前往赵国的那个决定,那无疑是他一生最正确的抉择,也是最大的幸运。

  出身寒微,不是耻辱,能屈能伸,方为丈夫。夫英雄者,胸怀大志,腹有良策,有包藏宇宙之机,吞吐天地之志。

  可是大丈夫虽有东去大海之志,却流程缓慢,征程多艰。然,江河水总有入海之时,而人生之志却常常难以实现,令人抱恨终生。

  千里马常有,而伯乐不常有。故虽有名马,祇辱于奴隶人之手,骈死于槽枥之间,只能郁郁一生。

  这世间有多少人像他一样,出身贫寒,面容丑陋,纵然费尽心血,苦心孤诣刻苦学习,可依旧在岁月的长河中蹉跎一生,碌碌无为?

  今朝今日,他证明了一切。

  夫英雄者,百折不挠,自强不息。

  人出身贫寒卑微算什么?面容丑陋算什么?

  只要苦心精进,坚韧不拔,得遇明主,依旧可以被千古传颂!

  了却君王天下事,赢得生前身后名。

  中苍重重叩首,声嘶力竭喊道:“臣海中苍万谢陛下圣恩!陛下,万岁!万岁!”

  待海中苍被搀扶回了班列以后,嬴政朗声道:“尉缭听封。”

  尉缭出班拜倒,高声道:“臣尉缭听封。”尉缭现在是兵部尚书,从一品荣禄大夫,侍中大学士,建章殿行走,章台参议。

  嬴政高声赞扬道:“尉卿乃朕之左膀右臂,纵横捭阖,运筹帷幄之中,决胜千里之外,舍爱卿再无他人。朕可以六合一统,离不开尉卿之大略。”

  “今特封尉缭为英睿国公,世袭罔替,食邑汴梁五千户,加封一品光禄大夫,加封太子太保,追封其令阃为一品诰命夫人。翰林为卿编撰传记,传遍天下,于其家乡刻碑立传,立忠义牌楼。”

  “卿大才于世,著有兵法三十六篇,特命名为《尉缭子》,由内库刊印万册,传遍天下。”

  “特许卿自家族旁系,亦或亲徒,改易姓氏,继承卿之身下,传卿之名号,奉卿之香火。”

  尉缭听着嬴政的封赏,心中极为感动。他暗自感叹,昔年自己相面之术竟看走了眼,眼前这位陛下,实乃真正的圣君啊!

  尉缭现在无儿无女,他昔年只有一个儿子,早已去世,妻子也早已去世,孤寡一人,现在只有紫女这么一个干女儿,还有两个徒弟。

  现在嬴政特许他找传人继承自己的家业和香火,这是真的大恩。

  即便是尉缭,他也不想断了香火啊,尤其是现在光宗耀祖封妻荫子,留名于万世,那就更不能断了。

  嬴政接下来册封御史左大夫隗状为忠献国公,世袭罔替,食邑蓝田五千户,加封一品光禄大夫,加封少师,封其令阃为一品诰命夫人。翰林为卿编撰传记,传遍天下,于其家乡刻碑立传,立忠义牌楼。

  册封刑部尚书张唐为肃毅国公,世袭罔替,食邑义渠五千户,加封一品骠骑大将军,加封少保,封其令阃为一品诰命夫人。翰林为卿编撰传记,传遍天下,于其家乡刻碑立传,立忠正牌楼。

  册封御史右大夫杨端和为宣武国公,世袭罔替,食邑少梁五千户,加封一品骠骑大将军,加封少傅,封其令阃为一品诰命夫人。翰林为卿编撰传记,传遍天下,于其家乡刻碑立传,立忠武牌楼。

  然后就轮到了王翦,这个除了在军中,在哪一向都是沉默寡言,低调老实的老头,平常看起来根本不像手握大权的都督府左大都督。

  嬴政微微一笑,威严道:“王翦听封。”

  王翦心中一紧,暗自吸了口气,表面上虽努力保持镇定,可实际上他心里也远没有表现出来的那般淡定。毕竟,这可是关系到家族世世代代富贵的关键时刻。

  王翦稳步出班,双膝跪地大礼拜倒,恭恭敬敬地说道:“臣王翦听封。”

  嬴政朗声道:“王爱卿戎马生涯数十载,为我大秦浴血奋战,连百万之军,战必胜,攻必取,破三晋如摧枯木,平荆楚若扫秋霜,为我大秦立下不世功勋。更是一心为朕,忠我大秦!爱卿于朕,朕之心腹手足也。”

  “今封爱卿为忠武国公,世袭罔替,累世不减,食邑频阳八千户!加封一品骠骑大将军,加封少保,封其令阃为一品诰命夫人。翰林为卿编撰传记,传遍天下,于其家乡刻碑立传,立忠武牌楼。”

  王翦听到如此丰厚的封赏,心头大震。

  曾几何时,封侯对他来说都是遥不可及的奢望,可如今竟能获此世袭罔替的国公之位。

  这位久经沙场、杀伐无数的老将,此刻也是真情流露,眼眶泛红,热泪盈眶。

  他五体投地,重重叩首,高呼道:“臣万谢陛下!陛下厚恩,臣世代万死难报!陛下万岁万岁!”

  嬴政微笑着,温和地说道:“爱卿快快请起,卿不负朕,朕绝不负卿。”

  王翦归班后,嬴政将目光投向蒙武:“蒙武听封。”

  早就激动得不行的蒙武,紧张地在大腿上擦了擦手心沁出的汗,那汗水都快浸湿了他的衣袍。

  这位率领数十万大军于战场拼杀,眼看着伏尸百万都面不改色的大将军,现在也是真的紧张激动,虽然他现在都已经是都督府右大都督。

  他快步走出,‘扑通’一声拜倒,高呼:“臣蒙武听封。”

  嬴政轻叹一声道:“蒙老爱卿朕之肱骨也,朕继位之初,晋阳反叛,依赖蒙卿扶朕平乱,蒙老爱卿一生为我大秦鞠躬尽瘁死而后已。”

  “更是为朕留下了爱卿助朕一合八荒,爱卿不辞辛劳立功无数,爱卿之子亦是为朕尽心竭力,蒙家自入我大秦,世代忠良,此千古佳话,必为后世君臣之楷模也。”

  “今日追封武城侯为肃忠国公,翰林为卿编撰传记,传遍天下,于其家乡刻碑立传,立忠武牌楼。”

  “封蒙武为靖忠国公,世袭罔替,累世不减,食邑栎阳八千户!加封一品骠骑大将军,加封少师,封其令阃为一品诰命夫人。翰林为卿编撰传记,传遍天下,于其家乡刻碑立传,立忠武牌楼。”

  嬴政话音刚落,蒙武五体投地大拜,虎目含泪,重重叩首:“陛下圣德,臣世代万死难报,臣定当为陛下效死忠矣!绝不负陛下厚爱,陛下万岁万岁!”

  蒙武退下后,嬴政看向念端,脸上露出一抹微笑,说道:“念端听封。”

  念端心中猛地一紧,万万想不到,竟然还有自己的封赏。她来不及多想,快步走出,拜倒在地:“臣念端听封。”

  嬴政高声道:“爱卿虽不曾于战场为我大秦立功,然而爱卿呕心沥血,废寝忘食三十余载,耗尽心力著作《阴阳交生录》、《本草通鉴》、《万药汇典》、《元气内经》,《救生本册》等著作,更是做出防治瘟疫之法,此皆是活人无数,功德无量!”

  “爱卿之功,不显现于朝堂,却彰示于天下,上天有好生之德,功德最盛,莫过于功行天下救济万民。”

  “济世活人,医道之本。文之以礼乐,以慈卫万民。”

  “今加封爱卿回春侯为慈济文国公,世袭罔替,累世不减,食邑寿春一万户。加封一品光禄大夫,加封太保,加封号医圣。凡爱卿著作,皆加前缀慈济文名号。翰林为爱卿编撰传记,传遍天下,于其家乡刻碑立传,立慈济昭文牌楼。”

  念端听了这奖赏,不禁有些发楞,心中犹豫着不知道该不该接下。就在这时,她耳边传来嬴政的传音:“接下,今日可不是谦虚礼让的时候,让群臣如何自处?”

  念端听罢,只好拜倒高呼:“陛下圣恩,臣万谢陛下隆恩,陛下万岁万岁。”

  她是实在觉得受之有愧,嬴政这给的太多了。

  她现在还想不到,嬴政这是为自家闺女考虑。

  她儿子是皇子,不用考虑她国公的位子,嬴仪最是受宠,也不担心,但是公主的孩子,可就只能恩荫官职了,哪怕是封爵又能多高?

  为了嬴仪孩子考虑,这国公的位子是留给嬴仪的。

  同样也是造势,为了日后的信仰谋划。

  十位国公封罢,嬴政开始册封尊侯。

  这第一位便是延瑾,虽说他功劳不是最大的,官职不是最高的,但他就是第一。

  嬴政高声喊道:“延瑾。”

  延瑾听到召唤,快步走出,直接大礼拜倒:“臣延瑾在!”他这是本能的出来应召,在过去的几十年,已经养成了本能反应。

  他是万万想不到,竟然还有自己,而且是册封国公之后喊的自己。

  他出身卑贱,干的又是脏活,是真的觉得自己不可能被封什么很高的爵位。嬴政对他已经够厚爱了,他对现在的生活已经十分满足了。

  嬴政看着头发已经几乎全白,面容苍老倍显沧桑的延瑾,心中一叹,这位自幼陪伴他的心腹,已经快要离开他了。

  延瑾今年已经近七十岁了,半生厮杀,能活到现在已经是高寿了,这还多亏了嬴政经常赏赐丹药给他调理。但是即便如此,近两年延瑾的精力也大不如前了,许多事务已经在逐渐交给其他人。

  时间,真是可怕的力量,世间万物也无法抵挡。

  昔日初见,尚是一个精明强干的壮年杀手,现在已经成了一个老人。

  岁月将存在的痕迹镌刻在了他的身上。

  嬴政缓缓温声道:“卿陪伴朕三十余年,事事用心,时时忠心。思朕所思,念朕所念,若无爱卿相伴,朕幼时怕是难熬得紧。”

  “朕少时曾告知爱卿,定要率领爱卿打造太平世界,让这天下再无纷争,到那时,朕要与卿共赏太平江山啊。”

  “一晃三十多年过去了,爱卿也老了啊。”

  “陛下.”

  延瑾听闻此话,感动至极,抬首看向嬴政,已是泪流满面。

  嬴政轻轻笑叹,说道:“太平世界来了,爱卿也老了啊,所幸还不晚。”

  延瑾重重叩首,额头与地板碰撞之声在殿中人人清晰可闻。

  “臣、臣本卑鄙之人,万幸陪侍陛下左右,乃臣三生有幸,臣之福德。臣只恨不能生生世世跟随陛下,为陛下鞍前马后。”延瑾已经是哭声呜咽,话语中任是谁也听得出对嬴政绝对的忠诚与不舍。

  嬴政微笑中带着些许惆怅,延瑾的生命之火已经快要熄灭了。

  嬴政高声道:“朕答应过你,当朕扫平八荒,荡尽烟尘,那时候,朕便会赐予你姓氏,让你堂堂正正做人。”

  “今日朕便为你赐姓氏!”

  “延瑾,自即日起,你的姓氏便是卫忠!”

  “爱卿即日起便为忠卫侯,世袭罔替,累世不减,食邑定阳二千户。加封二品镇国大将军,加封太子少保,封令阃为二品诰命夫人,荫嫡长子为玄羽卫指挥同知,另荫二子为翰林学士。”

  “陛下、陛下”

  延瑾叩头不止,呜咽难言,只是口中哽咽喊着陛下。

  朝堂之上,不知道多少人羡慕嫉妒地看着延瑾,不,如今应该称他为卫忠延瑾,忠卫侯卫忠延瑾。

  昔年草芥一样的东西,现在是大秦与国同休的侯爷!

  功高莫过从龙,功大莫过救驾。

  嬴政对卫忠延瑾的信任和感情,那是独一无二、独一档的。

  但是这是旁人怎么也羡慕不来的,谁让他自嬴政三岁起就死心塌地跟在嬴政身边,嬴政甚至不信自己老婆儿子都信他。

  嬴政挥了挥手,令桑若愚将哭的站不起来的卫忠延瑾搀扶归班。

  接下来嬴政将邹奭、田光、相里胜、公输仇、章邯、李信、盖聂、卫庄、姚贾,连带功勋卓著之人共计二十一人,尽皆封侯,级别各自不等,食邑皆是一千户至两千户之间,皆是世袭罔替,没有累世不减,多恩荫其妻子,以及加封尊衔官位。

  侯爵往下的就由礼部去册封了,他们不够资格嬴政在大朝会亲自册封了。

  所有国公皆是再赐金一千,丝绸千匹,侯爷赐金五百,丝绸五百匹。

  最后,嬴政更是给所有公侯赏赐了大玉圭一柄,国公后世子孙持此玉圭,一概免死三次,侯爵一概免死一次。

  这一赏赐,让群臣感动至极,大殿内瞬间响起山呼万岁之声,声音久久回荡不休。

  嬴政册封群臣以后,整个朝堂皆是一片喜气洋洋,极少数没有捞到爵位的官员,眼中满是羡慕地看着这些注定名留青史的人。

  了却君王天下事,赢得生前身后名。加官进爵、荣华富贵、名传青史、光宗耀祖、封妻荫子,陛下从不吝啬赏赐。

  陛下真乃圣君啊!

  共患难更可共富贵!

上一章 | 下一章
目录
设置
手机
书架
书页
评论